什么是硅灰?它有哪些特性?
硅灰又稱凝聚硅灰或硅粉,是電弧爐冶硅金屬或硅鐵合金時的副產(chǎn)品。即硅鐵廠在冶煉硅金屬時,將高純度的石英、焦碳投到電弧爐內(nèi),在溫度高達(dá)2000℃下,石英被還原成硅的同時約有10%~15%的硅化為蒸汽,在煙道內(nèi)隨氣流上升遇氧結(jié)合成一氧化硅(SiO)氣體,逸出爐外時,SiO遇冷空氣后再氧化成SiO2,后冷凝成極微細(xì)的顆粒。這種SiO2顆粒,日本稱“活性硅”,法國稱“硅塵”,比較多的國家稱“冷凝硅煙灰”,我國統(tǒng)稱為“硅灰”。
硅灰的主要成分中,SiO2含量達(dá)80%以上,絕大部分是非晶態(tài)的無定形SiO2,其他成分含量都較少,氧化鐵、氧化鈣、氧化硫的含量隨礦石的成分不同稍有變化,一般不超過1%,燒失量約為1.5%~3%。
由于硅灰的生成條件特別,因而其具有顆粒細(xì)(平均粒徑為0.1-0.2um),比表面積大(一般為20000-25000m2/kg)的特點,同時硅粉還具有很高的火山灰活性。
由于硅灰特別細(xì),比表面積特別大,因此,在通常情況下?lián)饺牍杌液笮杷吭龃。但是,在適當(dāng)?shù)臈l件下,硅灰也可以表現(xiàn)出減水作用。在進(jìn)行硅灰與超塑化劑共同作用的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,參用超塑化劑時,硅灰對需水量的影響表現(xiàn)出截然不同的行為超塑化劑摻量對摻與不摻硅灰砂漿需水量的影響。不摻超塑化劑時,摻10%硅灰使得砂漿需水量顯著增加,大約增加22.7%;摻0.6%超塑化劑時,摻與不摻硅灰砂漿的需水量相差不大;繼續(xù)增加超塑化劑摻量,不摻硅灰砂漿的需水量基本保持不變,而摻10%硅灰砂漿的需水量仍然隨超塑化劑摻量的增加而降低,其效果參10%硅灰砂漿的需水量可以明顯低于不摻硅灰砂漿的需水量,大約可降低22.2%。
仔細(xì)分析一下,硅灰的顆粒很小,而且是球形的,為什么不表現(xiàn)出減水作用,而且使需水量增加?其原因在于它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積。硅灰的比表面積是水泥的10-20倍,如此大的比表面積使得表面需水量顯著地增加,這一作用超過了它的填充作用和潤滑作用,其結(jié)果使需水量增加。值得注意的是,摻入硅灰使需水量增加但并不意味著它沒有填充作用和潤滑作用。顯然,非常小的顆粒必然表現(xiàn)出較強(qiáng)的填充作用,球形的顆粒形狀必然表現(xiàn)出較強(qiáng)的潤滑作用。但是,非常大的比表面積也必然導(dǎo)致表面水的增加。硅灰對需水量的影響是這些作用的綜合結(jié)果,不能以單一作用來判斷硅灰對需水量的影響,也不能用硅灰對需水量的影響去判斷某一種作用的效果。
不摻超塑化劑時,硅灰的表面作用大于它的填充作用和潤滑作用,因而使需水量增加。摻入0.6%的超塑化劑后,其表面作用得到了改善,使得其表面作用與填充作用和潤滑作用相當(dāng),因而表現(xiàn)出對需水量沒有影響。繼續(xù)增加超塑化劑摻量,硅灰的表面作用可以得到進(jìn)一步的改善,使得硅灰的填充作用和潤滑作用遠(yuǎn)遠(yuǎn)超過它的表面作用,因而表現(xiàn)出需水量的降低。這也間接證明了超塑化劑對粉狀物料表面性質(zhì)的影響。